从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到乘风破浪的中国号巨轮,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而不断发展,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成果的总结和创新。近日出版发行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我们进一步学好用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南。
作为党校教师的我们天然肩负着宣讲好、解读好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使命和责任,要切实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就必须自身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夯实真学这个基础,做到笃学不倦
第一,要全面系统的学习。认真学习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92篇文章。学习19个专题的理论渊源和依据,领悟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逻辑,参透每篇文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做好学问的理论基础。
第二,要有机统一的学习。第三卷的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是在第一卷和第二卷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再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后到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都是我们建党百年以来,尤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审时度势、结合国内外时事变化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时代课题。
第三,要深入思考地学。学习不是纸上谈兵,要结合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中国当前所处的阶段;学习也不是照本宣科,要结合中、省、市的发展实际;学习更不能浅尝辄止,要保持学习和思维的灵活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把握真懂这个关键,做到学深悟透
第一,要弄懂背后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要系统掌握第三卷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弄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深悟透进而指导实践。
第二,要弄懂背后的现实依据。书中的92篇文章和41幅图片,全面详尽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命题,对于向国人和世界更好地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要弄懂背后的学理支撑。第三卷生动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新的重大进展,涵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的重要思想,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际应用。作为党校教员要自觉地用学术讲政治,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上梳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紧紧围绕深化转化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和阐释。
抓住真信这个核心,做到内化于心
第一,要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最初成立的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9191.4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具备铁肩担道义的使命与担当,具备舍我其谁的执政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一个个历史使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这就是当代最大执政党的现实执政宣言,我们要秉承传统继往开来、努力向前发挥优势,夺取新的胜利。
第二,要坚持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疫情面前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无论国家,都面临着巨大挑战,这是全球国家都要面对的考验,是全球执政党都要面对的试卷。究竟是谁以人民为中心,是谁在维护公共利益,是谁在不惜一切代价地挽救生命,是谁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下力挽狂澜,答案显而易见。我们要在第三卷内容的学习中更加坚定我们的制度自信。
第三,要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生动实践背后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探索出一条适应世界发展的中国道路,我们要矢志不渝,沿着中国道路走下去,创造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
坚持真用这个根本,做到知行合一
第一,要知行合一,指导教学和科研。作为党校教员,知行合一是方法,学以致用是目标。我们要把第三卷的思想和内涵融入每位教员的教学原理中、融入每个人的教学专题中、融入对现实案例的梳理和解读中,支撑教学、创新科研,夯实作为党校教员的学术功底。
第二,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指导实践。党校姓党,党校是我们面对学员宣传、解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战略、政策的主阵地。要和学员互相发挥优势,做到实践出命题、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我们要握好自己的笔杆、站好自己的讲台,结合第三卷的学习心得,继续发出党校好声音,写好党校好文章、讲好党校好课程。
第三,要秉承传统发挥优势,继往开来。学习第三卷内容,是开始而非结束,是全程而非阶段,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能。党校教员、学员以及全体党员同志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成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能力,把提升党的领导力和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到实处。
思想是时代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作为党校教员,我们要秉承传统,继往开来,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职责,完成好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把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做强做大,助力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作者系西安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汪锐)